冰淇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全世界人民都爱的冰淇淋是中国原创)
时间: 2024-07-29 20:30:25
帝城六月日卓午,
市人如炊汗如雨。
卖冰一声隔水来,
行人未吃心眼开。
——(宋)杨万里
炎炎夏日,一口清甜冰凉、细腻爽滑的冰淇淋,瞬间赶走骄阳、驱散燥热,为我们带来清凉和愉悦。
“冰淇淋”是汉语里的外来词,但这种夏日里备受追捧的美食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出品。“保密观”今天就跟您聊聊,冰淇淋从被统治阶层秘而不宣到成为百姓消夏美食的历史趣事。
冰块:盛夏三伏堪比黄金
提起冰淇淋,先得从冰讲起。
古人在冬季凿冰储冰以备来年盛夏使用。每年十二月大寒时节“水泽腹坚”之时,是凿冰储冰的最佳时间。
数九寒天,劳动人民采冰储存,供来年王公贵族消夏使用
《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凌人:掌冰正。”“凌人”就是专门负责管理用冰事务的官员。到了夏天,天子将冰块作为福利发给大臣,由凌人具体负责发放。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冰块是王宫贵胄独享的稀罕物品。
战国时期青铜材质的冰鉴。其采取大容器里放冰,小容器里放酒等饮品嵌套其中的方法,饮用时用铜勺从小容器中舀出冰镇好的酒即可
为了储存冰块,古代的“冷库”就出现了——“凌阴”,包括冰窖、冰井等。古人又发明了室内“冰箱”——“冰鉴”。直至盛唐,冰块方才打破皇家贵族垄断,流入民间,但价格堪比黄金。
酥山:彰显身份权贵专享
冰块在唐朝逐渐普及后,擅制美食的古人,发现冰和糖加在一起,能造就出沁人心脾的美味。于是,“酥山”“酪饮”等各色冰淇淋就诞生了。其中以“酥山”最为知名。
唐代侍女手捧“酥山”壁画
“酥山”,闻其名得其详,即将冰制成山峦造型,再将“酥”淋于其上,“酥”是经牛奶反复熬煮,把浮在上层的固体结块捞起来加工而成。唐章怀太子墓甬道刻有一幅侍女手捧“酥山”的壁画,从图上可以大致看出,“酥山”之上还会点缀些许鲜花水果,形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酥山”只有当时的宫廷和贵胄才有条件制作,大型宴会上少不了一道“酥山”作为压轴甜品。酥山的体积越大,便显得这场筵席的规格越高。莫说在唐朝,即便是放在今日,一盘“大型‘酥山’”,也应该是个不折不扣的“冰淇淋刺客”。
唐代街边也售卖一种“冰棍”——由放在小铁盒中冷冻好的蔗糖水,插入小木棍制成,让吃不到“酥山”的普通百姓也能够享受到夏日冰品的清凉。
配方:皇室垄断秘而不宣
从“酥山”的制作方法来看,其口感类似奶油刨冰,而宋元时期的“冰酪”应该是最早的接近冰淇淋口感的食物。
宋元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硝石放入冰水作为致冷剂,以奶为原料,边搅拌边冷凝制作 “冰酪”。据说,为了保守冰酪制作工艺的秘密, 元世祖还颁布过除王室外禁止制造“冰酪”的命令。
13世纪末,中国冰淇淋的配方随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一书漂洋过海,远赴欧洲,被意大利王室掌握。与中国的皇族一样,意大利王室惊叹于这种食物中蕴含的美味与智慧,同样选择了秘而不宣,知悉范围仅限于王宫贵胄。当然,冰淇淋制作工艺的繁复与制冰储冰的不易,在客观条件上也限制了这种美食面向大众的“公开”。
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嫁往法国,冰淇淋制作的保密技术作为“嫁妆”随行,来到了欧洲,很快赢得了欧洲上层社会的青睐。
据说,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斥巨资购买了制作秘笈,并且认真地实施了具体的保密措施,即付费给厨师及相关人员,要求他们严格保守制作工艺和配方的秘密,冰淇淋在当时的英国彻底成为了皇家专享的“霸权美食”。
直到20世纪,工业制冷技术成熟完善,冰淇淋才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如今家家户户空调冰箱,夏季吃上一口清凉甜美的冰淇淋,是一件再寻常不过之事。
了解了冰淇淋的保密趣闻,再品尝这道夏日美食是不是更有滋味了呢?
“保密观”也要温馨提示大家,宋徽宗就曾因“食冰太过,病脾疾”。
所以,冰淇淋好吃,但要适量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