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和老师沟通最有效

时间: 2024-08-14 13:00:19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家长提出了新的任务:一定要有效地与老师进行沟通。以下是对各位家长提出的建议,目的是如何与老师做好有效沟通,不断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1. 转变态度,让交流成为主动

许多家长没有与老师主动交流、沟通的想法,与老师见面的次数很少,可能与老师见一面都是因为开家长会才见到的,一直处于被与老师沟通的状态。

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尤其是在“双减”政策后,不主动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就有可能使孩子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一是因为老师管理的孩子很多,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名学生都完全照顾到,可能会有疏漏,如果你不主动与老师联系,那么疏漏掉的学生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二是因为如果你不主动与老师沟通,老师对你就会有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不用心甚至无所谓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影响到老师对你孩子的重视重度。所以,一定要改变观念,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

2. 做足准备,让沟通更加充分

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沟通。如果你每一次见到老师都千篇一律地问“我家孩子在学校怎么样?”,老师肯定会认为你在敷衍,可能不会与你深谈得更多。

所以,一定要做好准备。做准备其实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要了解孩子的各科学习情况,这一点是基础。没有这一手资料去和老师沟通什么呢?

家长每天都要亲自阅一阅孩子的作业情况。比如数学,一定要弄清楚孩子什么类型的题不太会,做起来没有思路;英语是单词记不住还是语法有困难,等等,一些细节的事情要弄清楚。

对于考试的试卷更要仔细地看,这里更是发现孩子存在问题的地方。这些工作是需要花一些时间的,家长应该把这一部分时间留出来。

二是要加强与孩子谈心。谈心不必非得正式的那种,会使孩子紧张。可以在吃饭、散步时交流,这样孩子会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在哪方面有困难。

三是要列出来要与老师交流的提纲。根据前两条得到的孩子存在的问题,将那些较大的、惯性的问题作为与老师交流的内容,突出重点。

3. 注重技巧,让沟通更加愉快

在与老师交流时,一定不要先进行提问式的开场白,这样会使老师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个小学老师,她说我最讨厌有的家长来我这里审问似的一连串问题,好像我是犯人似的。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寒暄之后可以这么打开话题:“我发现孩子数学中函数这一块是弱点,近一周的作业中这一类型的题就错了三次”。

这样从自我出发来提出问题,老师不会产生反感,还会认为你很认真地对待孩子的学习,对你的谈话就会更加的细致,也会给出自己的最好建议。

二是要主动介绍孩子在家的情况。就像我们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样,老师也想知道学生在家的情况。比如可以说,孩子在家里每一次都是最后完成数学作业,好像是对数学很抵触。

家长主动讲表明了家长的一种责任心,那就是孩子在家中的情况我都是在细心观察、了如指掌,这样老师也会对你的孩子多加注意,尤其是对数学这一科会更加上心。

4.做好笔记,为沟通做好积累

每一次与老师交流后,都要记录好。记录是要用单独的笔记本,专门用于记录交流内容的。记录要有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要把老师提出的孩子的问题和给出的建议详细记录好。

记录本要成为家长常看的一种资料,提醒自己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仍然存在,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会对孩子改正问题也有具体的方向引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