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和鞭的区别(说一说门神手中的鞭与锏)

时间: 2024-08-12 09:45:34



两大门神手中的武器,通常有两种版本。其一皆持短兵刃,秦琼的武器是一对瓦面金锏,尉迟恭的武器是一对水磨竹节钢鞭。其二秦琼左手拄长枪,右手瓦面金锏;尉迟恭右手拄大刀,右手竹节钢鞭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如流星般划过的中国古代实战兵器:鞭与锏


鞭与锏可以说是中国古兵器史上的小辈。无论是刀剑、斧钺还是戈戟或者钩锤,其历史基本都可以追溯至上古,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末期。而鞭与锏则不同,在上古时代的兵器中并没有它们的原型。


就两种兵器而言,我们现在所谓的“鞭” 其实算作硬鞭,与之相对的也有皮质马鞭衍生而来的长鞭,但本文不做讨论。铁鞭的来历,笔者认为最早发源于鞭笞刑具中的“笞” 而非“鞭”,所谓笞,便是竹条或者荆条。现代我们看到的流传下来的铁鞭形如竹节, 便是因此而来。


宋代李纲监造铁锏、宋代铁锏、北宋铁鞭、后梁招讨使王彦章之铁鞭。(NEOSS绘)

现知有关鞭的最早记录源自五代,据《新五代史•安重荣传》记载,五代时后晋的将领安重荣曾制大铁鞭,当时人称“铁鞭郎君”。有记载的五代铁鞭,见于清代冯云鹏、冯云鹓两兄弟所著的《金石索》。其中载有一幅五代后梁招讨使王彦章所使铁鞭的图像,并标注此鞭长汉尺六尺二寸(约140 厘米),重清秤十五斤(约9 公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锤,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字色绿,似融铜铸就。因此这柄铁鞭亦名“赤心报国鞭”。此鞭旧时收在汶上西门外梁王太师庙中,清道光时,移贮汶上县库中。王彦章武勇流传后世,甚至《水浒传》中的好汉也拿铁鞭作为衡量武勇的标准。

鞭的形制较为复杂,一般分多节,《武经总要》中绘有十三节,同时尖端若锥,可以突刺。笔者认为铁鞭的形制就是参考了当时用作刑具或者马具的竹鞭而得名,铁鞭早期其实多作为威慑之物,后期才逐渐用于战阵。到北宋,关于鞭的记载多了起来, 并在《武经总要》中留下了相关记录,且绘有图像。


五代后梁招讨使王彦章所用的“赤心报国鞭”

锏是从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锏同样在《武经总要》中留下了相关记录,并绘有图像。锏呈长条形,有四棱,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与鞭截然不同。宋代官造铁锏,现代亦有传世。

1985 年6 月29 日,福建省博物馆收到收藏家林忠干捐献的一把铁锏,系北宋尚书右丞,抗金名将李纲监造,制作精良。此锏身长94.2 厘米,柄长20.1 厘米,重3.6 公斤, 棱身前细后粗,长74.1 厘米。锏柄呈瓜锤状,茎套花梨木,近首处穿孔,以便系索悬挂于腰间。锏柄与棱之间横隔四瓣状格板,直径7 厘米,厚0.4 厘米。棱身靠近格板处,阴刻篆文“靖康元年李纲制”七字, 字体镶嵌金饰,至今清晰可辨。


《武经总要》中鞭、锏及链枷木刻图。

需要说明的是,鞭、锏形制均无定制,可视使用人体能、用途而改变,因此并非制式的军队武装,而是个人配备的兵器。《武经总要》记载:“铁鞭、铁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 明《武备志》亦同。清《兵仗记》中载:“与剑相类者为铁锏,无刃起四棱,言方棱似也;有与为类者为铁鞭,纯铁为之,状如竹根节也。鞭、锏大小长短,各随力所胜用之。”


李纲监造铁锏,由收藏家林忠干1985年6月29 日捐献给福建省博物馆。

鞭、锏步骑兵均可使用,是非常灵活的打击武器。不仅宋朝军队使用,西夏、辽及金国军队也都使用。明清继承了宋代鞭、锏的形制,《清会典图•武备》中便绘有锐健营所用的铁鞭,长约74 厘米。还有绿营所用双锏,形似剑,前有尖锐,长约86 厘米, 各重仅0.82 公斤。可见鞭、锏在形制和重量上十分灵活,是对士兵尤其是骑兵卫体兵器的极好补充。宋代骑兵或将领上阵,一般多喜欢在马上携带数种兵器,以防损坏和丢失。同时这两种武器也算得上是我国特有的骑兵武器,因为西方骑兵的钝击兵器多用战锤, 而非这种类似于剑的打击类兵器。


铁鞭、骨朵骑战图,以两宋重甲时代为背景绘制。重甲时代盛行重型打击兵器,因此图中对战双方,一人用骨朵,一人用铁鞭。(杨翌绘)

在宋代,军中善使鞭、锏的武将不少。《宋史》卷二七四《王继勋传》载:“在军阵中, 常用铁鞭、铁槊、铁挝,军中目为‘王三铁’。” 《宋史》卷三二五《刘平传(附王珪)》中说王珪:“少拳勇,善骑射,能用铁杵、铁鞭。”王珪在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 年) 与西夏军在师子堡作战时,被敌兵左右夹击, 其左手执杵,右手持鞭,所向披靡。次年他战死于好水川大战,战事激烈到甚至使其“铁鞭挠曲”。《宋史》卷二七九《呼延赞传》又道:“雍熙四年,加马步军副都军头。尝献阵图、兵要及树营砦之策,求领边任。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必兴、必改、必求、必显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宋史》卷二九零《狄青传(附张玉)》记载张玉于北宋康定元年, 在延州清涧、招安砦等地与西夏骑兵交战, “单持铁简出斗,取其首及马,军中因号曰‘张铁简’”。《宋史》卷三二五《任福传(附桑怿传)》记载,任福在好水川大战中“挥四刃铁简,挺身决斗,枪中左颊,绝其喉而死”。另有开封雍丘人桑怿,“勇力过人, 善用剑及铁简”,北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 年)任“泾原路屯镇戎军”,最后与任福一起在好水川战死。

除了宋军外,《宋史》卷三二五《刘平传(附王珪)》还记载北宋宝元元年,宋将环庆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平在延州同西夏军交战,西夏军将领“举鞭挥骑,自山四出合击”。最后刘平被俘,可见西夏骑兵中也多有使用铁鞭者。《金史》卷八六《乌延查刺传》中记载,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 年)乌延查刺在信州同契丹人作战时,“左右手持两大铁简,简重数十斤,人号为‘铁简万户’”。契丹军大败,乌延查刺率部追击,“以铁简左右挥击之,无不僵仆”。


鞭、锏在战场上多用于骑兵,因骑兵能 利用战马的速度提升打击效能。明代火器开始普及后,鞭、锏也逐渐失去了其价值。不过在现代武术中,鞭、锏仍占有一席之地。

鞭、锏对于骑兵的价值,在于在盔甲得到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在长时间的作战中减少对武器的损耗,并能够对敌人造成有效的伤害。鞭、锏尽管不是军队的制式装备, 但是它们的出现标志着短兵已经到了另一个变革的关口。因为盔甲的进步,刀剑等旧时代的冷兵器已经跟不上战场需求,打击类兵器开始成为主流。相对于沉重的骨朵、大斧等兵器,灵活多变的鞭、锏其实更适合士兵进行攻守作战。但是热武器的发明打断了这一进程,我们也无缘见到鞭、锏如刀剑一般用上数百年的时间达到自己的巅峰,而只能看着其如流星一般划过,一瞬即逝,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消失不见,这可能便是冷兵器无法逃避的命运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