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玄德是什么意思(揭秘“玄德”的真正含义)
时间: 2024-07-09 23:45:24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刘备,字玄德。那么玄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玄德一词出自《老子》中的“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刘备,字玄德,提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这句话怎么跟书店里的《道德经》好像有点不一样呢?其实,《道德经》本来不叫《道德经》,叫《老子》,或者叫“德道经”还更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子》一书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有不少地方都被改动过,甚至不少地方还歪曲了老子的本意,导致后世认为老子是一个消极出世之人。近些年,随着长沙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和荆门郭店楚墓《老子》竹简的出土,《老子》古本才得以重见天日。而这些古本中,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所以叫“德道经”是不是更合适呢?
老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是道德的代言人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说说究竟什么是玄德?按照老子的说法,玄德就是“天地生育万物养育万物,生育万物但不将万物占为己有,帮助万物但不以此为要求回报的条件,成长万物但不肆意主宰万物的命运。”说白了,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治理智慧,也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表现。
听着好像很高级,其实也是很简单,这就像种树一样,只要选择一块合适的土壤,播下种子,提供足够的阳光和水分,小树苗自然会依靠自身茁壮成长,最多也就是在它被风刮倒的时候给扶一扶,小树苗会长成什么样自有它自身的安排。如果我们强行干预它的成长,可能还会导致“揠苗助长”的结果。
玄德的本义就像种树一样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其实也是一样,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天赋,因材施教,培养孩子属于自己的独立完整的人格。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这里可以讲到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和冉求先后向孔子提出同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当我听说有一件好事的时候,是不是要马上去做”。孔子回答子路说:“你要先请教有经验的前辈,然后才可以去做。”但对冉求却是说:“你听到后应该马上去做。”这时候,站在孔子身边的学生公西华就很疑惑,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却是不同的答案呢?孔子解释说:“子路很勇敢,但是容易轻率行事,所以我让他三思而后行;冉求做事顾虑多,不够果断,所以我有意鼓励他勇敢一点。”这是孔子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的事例。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显得有点呆板机械了。这是由于我们的国情导致的,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各行各业都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国家借鉴了苏联模式,采用了应试教育,其本质是一种工业化教育,有一套标准的教学大纲,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无限地靠近教学大纲,再用严格的考核体系来鉴定教学成果,训练学生不要出错的思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培养了一代代工业时代的能手,为国家现代化高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化逐渐向智能化转型,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运用人工智能设备替代工人,工业化教育的需求会逐渐下降。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领域的追求会越来越多,更多的强调人的天性和梦想,更加地注重人文精神,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其实工业化教育也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呢?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实验室哲学,是指导现代社会发展背后的推手。最早是由培根提出来的,就是说了“知识就是力量”的那个人。在培根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知识就是知识,只是我们认识自然,追求生命终极奥义的途径。而培根则认为学习知识是为了改造自然,让自然万物为人类服务,从而诞生了实验科学,人类开启了改造自然的新征程。
培根:实验科学的创始人
实验科学一开始只是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后来慢慢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现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等,都在按照类似实验室的方式在进行,搞统计,搜集资料,做定量分析,制定标准,推广应用。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推动下,社会慢慢演变成一个个的实验场,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像,人类生活在各种条条框框之中。
实验科学发现了无数的自然规律,使人类有效地征服和控制自然,但同时也导致自然界被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发。实验科学要求保持客观冷静,只相信数据和结果,这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人类的灵魂越来越空虚。
实验科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留下了不少弊端
实验科学要求有严格的标准,这个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会很有效,但是如果应用到社会科学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人心是最难测的,只要设定标准,就一定会随之产生各种各样的欺诈和伪造。比如职称评选制度,依靠论文来作为评选标准,然后各种代写代发论文应运而生,伪教授伪高工一抓一大把,反而真正有实力的老实人只能默默无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未来终会有一种更科学的制度,让我们放慢脚步,重新拥抱自然,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让人类重新找回生而为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