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典故的来历(什么叫鸡鸣狗盗?最早的鸡鸣狗盗是怎么回事?)
时间: 2024-11-10 09:00:29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喜欢搞小动作、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他们称为“鸡鸣狗盗”之徒。其实,鸡鸣狗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反映的是在危急时刻一种摆脱困境的谋略。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99年,秦国的虎狼之师攻入楚国,俘获了楚怀王。由于秦国的泾阳君嬴芾在齐国当人质,齐国对楚国的失败无动于衷,始终没有出手救援。后来,泾阳君嬴芾的人质任务结束,准备返回秦国,齐国派孟尝君护送泾阳君嬴芾回秦国。
按照一般惯例,那时候滞押在各国的人质,是不需要专门派人护送的。但是,齐国国君为什么会派人护送秦国的人质回国呢?而且还是专门指定让孟尝君田文护送秦国公子泾阳君嬴芾。我们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揣测齐国国君的想法,估计是齐国国君想让孟尝君说服秦王,把楚国国君释放了。也可能是齐国国君不喜欢孟尝君,故意要把他置于危险之地。
孟尝君田文,那在春秋战国时期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凡是通晓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有名的四君子是: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
孟尝君田文护送泾阳君嬴芾回到秦国以后,顺势拜会了秦昭王。秦昭王早就听说过孟尝君田文,只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看到孟尝君田文,秦昭王立刻就喜欢上了孟尝君,加上弟弟泾阳君嬴芾的极力推荐,说孟尝君如何行侠仗义,如何有能力,就想把他留在秦国,让他担任秦国丞相,不想放他回去了。
我们不得不说,秦国能够最后统一六国,那绝对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秦国国君有一个最大的嗜好,那就是爱惜人才。只要看到一个人才,他们是绝不会吝惜高官厚禄、金钱美女的。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要有了人才,什么人间奇迹都会被创造出来。高官厚禄、金钱美女,那都是短暂的浮云,根本不值一提。我们从后来的现实中也可以明白这个道理。商鞅来自卫国,张仪是魏国人,魏冉是楚国人,范雎是魏国人,吕不韦是卫国人,尉缭子是魏国人,这些人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上的绝世高手,要说他们给秦国创造的巨大财富,与他们在秦国得到的财富相比,简直就只能用九牛一毛来形容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国后来的强大,其实最大的功劳都应该归功于东方六国人。而东方六国的覆灭,恰恰就是秦国给他们带来的。
有人评论这段历史时认为,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中生意场上的高手,他囤积居奇,把一个秦国废弃王子卖了一个好价钱。我个人倒是觉得,秦国后期这些国君才是真正的生意高手,他们一个个利用六国的绝世人才,反过来彻底消灭了六国。若论这份谋略,即使现在那些大国的所谓领导人,也未必能和他们相提并论。
这时候,有人看出了秦昭王的用意,便说:“大王,这样恐怕不好吧。孟尝君的确有才华,可是,假如孟尝君担任了我们秦国丞相,他肯定得首先考虑齐国的利益,至少不可能全力以赴地为我们秦国服务。”
秦昭王一听有道理,便打消了任用孟尝君担任秦国丞相的念头。但是,秦昭王又一想,这么好的一个人才,用他吧,的确有许多禁忌;不用他吧,让别国利用对秦国也没有好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关起来,不让他回去。
不过,孟尝君可不是楚怀王那样的傻子。他手下养了几千门客,可以说朋友遍天下,这些人也都不是白给的。秦昭王的阴谋,很快就传到了孟尝君的耳朵里。
孟尝君明白,想要正正当当让秦昭王放我回去,肯定是不可能的事了。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和跟随我的这些门客随时随地都有被秦昭王杀掉的可能。其实,也许根本不需要秦昭王专门派人杀我们,只要他透露出这样的想法,他手下很多人愿意立刻杀了我们。
该想个什么办法离开秦国呢?秦昭王没有别的爱好,只有一个,那就是喜欢美女。孟尝君说干就干,他派了一个门客去找秦昭王最宠爱的一个王妃,问她最喜欢什么。只要她说出来,就一定满足她。秦昭王这位爱妃脱口说道:“既然是你家主人孟尝君田公子问我,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要一件狐白裘衣。”
她为什么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呢?原来,孟尝君出使秦国,就给秦昭王送过一件这样的狐白裘衣。被秦昭王这位爱妃看见了,喜欢得不得了,但是秦昭王本身也喜欢,另外想到后宫这么多美女,而狐白裘衣只有这一件,假如给了其中一个女人,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秦昭王就干脆把这件狐白裘衣放进了王宫仓库里。
孟尝君有点为难,因为当初得到这件衣服的时候,光是收集这样的白色狐皮就很费了一番周折。再加上后来寻找能工巧匠,才好不容易做成了这件狐白裘衣。可以说,当时很可能就只有这么一件狐白裘衣。孟尝君便把跟随的这些门客聚集起来,商量对策。
有位门客说:“这有什么难的?既然主人已经把这件狐白裘衣送给了秦昭王,他也把衣服锁进了仓库,咱们把它偷出来送给他的王妃,不就得了吗?”
这位门客原本就是混迹街头的小混混,平素就以偷鸡摸狗为生,跟了孟尝君以后,有了吃饭的地方,才不干这种营生了。
到了晚上,这个门客果然不负众望,顺利地潜入进王宫,王宫警卫森严,侍卫们不停地来回巡逻。这个门客好几次险些被发现,幸亏他装出逼真的狗叫声,才骗过了这些王宫侍卫。
不管怎么说,门客把那件狐白裘衣偷了出来,然后,打着孟尝君田文的名义转送给了秦昭王的爱妃。秦昭王爱妃得到心爱的狐白裘衣,立刻在秦昭王面前给孟尝君说好话,秦昭王立刻答应放孟尝君回国,发放了通行证。
孟尝君拿到了通行证,一刻也不敢停留,赶紧准备马车,急忙离开秦国都城咸阳,向东飞奔。因为孟尝君心里非常清楚,他贿赂了秦昭王的爱妃,使这个女人给他在秦昭王面前说了好话,秦昭王为了讨好他的爱妃才答应放他回去。不过秦昭王听到他离开的消息,肯定马上就会反悔,收回成命,然后派人在后面追赶他。到了那时,他孟尝君田文就是插翅难飞了。
果然,听到孟尝君田文带着他的车队急急忙忙离开了京城咸阳的消息,秦昭王马上就后悔了。他立刻下令,让人把孟尝君田文追回来。
这件事在今天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事。只要拿起手机打个电话,沿路关卡就会把孟尝君田文的车队拦住。不过,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要通知沿路关卡拦截,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那时候,有两种拦截方法。一种是快马通知关卡拦截,一种是信鸽传书。快马拦截,有几百里快马,也可以追上孟尝君田文他们。孟尝君他们是用马车,而且是一个马车车队。很显然,不如单人单骑的快马速度。假如用信鸽通知沿路关卡,那就更快了。关于飞鸽传书,已经有了三千多年历史,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使用信鸽传书,肯定已经用了不止一次两次了。
不过,孟尝君田文自然也不会想不到这些,因此,孟尝君想出的办法是,每过一个关卡,就把通行证上的名字改一次。在开始过的关卡,他用的是他的本名田文,用完一次,立刻改成别的名字,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每个关卡得到的秦昭王的命令,都是让拦截孟尝君田文,但没有让关卡拦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故此,孟尝君他们连续顺利闯过了很多道关卡。就这样,他们来到了最后一个关卡——函谷关。到了函谷关时,已经是半夜时分。
按照秦律,每道关卡都是白天通行,夜晚关闭。那时候没有钟表,白天开放的时间是,早晨鸡鸣时分,必须打开关卡的大门。如果要等到凌晨鸡鸣时刻,这中间还有好几个时辰呢,但是,他们一行又心急火燎,不知道这几个时辰内会发生什么事。万一秦昭王后面的追兵赶到,前有关卡堵截,后有追兵追杀,那可就是在劫难逃了。
怎么办呢?孟尝君问大家。其中有一个门客答道:“实在不行,就让我来试试看吧。”说着,这位门客下了马车,站在附近一个高坡上,学起了鸡叫。他的鸡叫声简直是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他这么一叫,附近的公鸡们都被他引诱得叫了起来。正在睡梦中的守关士兵迷迷糊糊中,听到周围都是雄鸡报晓的叫声,以为是凌晨时分到了,立刻打开了关门。
孟尝君他们的马车队伍,一看关门开了,忙忙似漏网之鱼,惶惶似惊弓之鸟,快马加鞭出了函谷关,踏上了了回国之路。只要出了函谷关,就等于离开了秦国国境。他们安全了。
孟尝君他们的马车队刚刚离开函谷关,后面追赶他们的马队也到了,眼看着孟尝君的马车队伍远远离开,追悔莫及。
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来历和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