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代最高学府琼台书院及其创建人——焦映汉

时间: 2024-12-13 09:15:43

琼台书院,始创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是海南清朝以前唯一的官办书院和最高学府。



琼台书院创建背景

明万历四年(1574年),进士出身的海南籍人士、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的王弘诲上疏明帝,奏请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衔,改变了以往海南学子苦渡琼州海峡到雷州应考的规定,从此明王朝在府城设立试院,考核海南14所府、州、县学儒生。琼台书院选址府城的建立,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焦映汉创办琼台书院


(焦映汉雕像)

焦映汉,陕西武功人。1705年任海南分巡雷琼兵备道。在任期间,他曾赴各县巡视,亲临东线沿海、中部山区和西线“东坡书院”,深感“学无他歧,教归一辙”。为了“勤宣德教,扶植士气”,为朝廷培养人才,他决定筹建书院并倡议捐资建琼台书院。

焦映汉在其《创建琼台书院碑记》中写道:余自维陋劣抱愧前贤而勤宣徳教扶植士气之思未尝一日忘爰。

焦映汉对丘濬及其推崇,亲自撰写《丘文庄公传》,并与贾棠合编《丘海合集》。他创办琼台书院,不仅为了教化民众,更希望书院能以丘濬的人文精神立院,勤奋刻苦、胸怀大志、厚德博学,成为治国安邦之良才。

书院于1710年建成(以焦映汉《创建琼台书院碑记》落款时间为据),并聘请琼山举人林储英担任琼台书院第一掌教。

琼台书院生源原由琼州府14县派送,后改为招考。每年在春节后举行招生考试,封闭阅卷,择优录取,张榜公布。每年农历二月初五至十二月初为童生在院课读时间,学习期间,童生享受官府膏火补贴。

书院设掌教一人,负责全院教学和院务工作,号称山长,由道台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名流学者担任,出身大多是进士举人。见有记载的掌教至少24人以上,其中探花1名,进士7名,举人10多人。第一任掌教为琼山知县进士出身的林储英,掌教5年。第二任为海南名贤进士出身的谢宝。清代海南唯一中探花的张岳崧也掌教3年。担任掌教最长时间的是文昌人进士云茂琦,他一共任掌教13年之久。《四库全书》总校官,曾任翰林院编修的吴典也掌教3年。

琼台书院生员治学《条规》

焦映汉亲自订立《条规》:

凡学于此者,必严朔望之仪,谨晨昏之令。居处必泰,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有适性。使人端庄以恕,而必专所听。

毋口耳从事,而精诚是输;毋纯盗虚声,而敦笃是务;毋入见悦而出见亦悦,尔朝於斯,夕於斯,敬业乐群,而激昂奋发,将淬砺之余,光铓立见。如锥处囊,如硎发刃,黼黻休明,润色鸿业,无负海山之灵,而文章气节与丘海其人辉映先后。

琼台书院独特的治学方法及辉煌成就

自修为主,讲授与考试相结合,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思考、辩驳能力,提倡科学与创新思维。师生间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独特的教学方法加上学子们的勤勉刻苦,换来了自宋明后清朝又一骄人的科举成绩,先后教化生徒一万余人,进士及第者22人(海南31人),中举人178人(海南205人)。

清道光朝曾任琼台书院掌教定安人进士莫绍德于道光元年撰写了一付楹联,现仍存在书院,上联:法三台以开基为国储林广罗英俊;下联:经百年而再造向离乘运大启文明。

后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传道授业的目标。

纵览历史长河,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一个不变的主题,这也是琼台书院文化的主旋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