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经济学常用的名词解释你都懂了吗?)

时间: 2024-08-03 12:30:21



1.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是指: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这次疫情期间人们也看到了,手头保有一定的现金冗余,对非常时期的生活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短期内难变现的固定资产或长投的比重太大,也会影响生活的便利性。


2.免费乘车者问题


免费乘车者问题:指经济中不支付费用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商品的非排他性。


由于商品的这种特征,拥有或消费这种商品的人不能或很难把他人排除在获得该商品带来满足的范围之外,这一特征及其相应的问题被形象地称为搭便车。


如果人人都想免费搭车,那么这种商品(服务)则无力提供。“免费搭车”和“权力寻租”有些联系,但又有区别,都是一种对公共资源的再生性和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3.外在性(外部性)


外在性(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是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外在性有正负之分,或称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教育、医疗等一般具有正的外部性。排污、不道德等行为一般具有负的外部性。


值得补充的是,外部性往往可以转化成内部性。


如:一个大美女、大帅哥在街上拉风,看到他们的路人有种赏心悦目的愉快感觉,但是这位大美女、这位大帅哥并没有向路人收费,因此他们是具有正的外部性的。


然后,这位大美女、大帅哥回家开启了网络直播,成为网红,不给打赏不给看,人们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打赏)才能一睹芳颜,这时候他们则是对外部性进行了转化。


4.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等地位的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例如,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与降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都是相关分析研究的问题。


根据相关性的强弱可分为:强相关、弱相关。一般弱相关可以忽略,不用太放在心上。


5.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价格水平的显著持续上涨,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因而通货膨胀的成因也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


6.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投入所需要的实际支出;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使用自己的生产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机会成本,与显性成本相对。


经济学中的成本是二者之和。


7. 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当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称此时的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


8.科斯定理


科斯为解决外部性问题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自由谈判,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的条件下,无论在开始时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初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由此引申出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


简单讲,科斯定理指的是,只要交易费用足够低,资源总能找到最优适配方案。


9.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把等量的某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即边际产量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数值之后是递减的。


日常生活的吃饭面包行为很形象地解释了这个现象,肚子饿时,第一个面包最好吃,第二个面包马马虎虎,第三个面包有点肚子发胀了,到第四个面包,再吃下去就特别难受了。


再如:夫妻之间的“七年之痒”,也是边际收益递减的一个例子。


10.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在同一时期,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价格歧视被划分为三级: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高价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在不同市场(或对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生活中,互联网订机票就是个价格歧视的场景。据说国外的亚马逊(电商)也已经实现价格歧视了。


相关推荐